并非小说
并非小说(欣然)
3月15号,“消费者权益日”的节目播放到晚上11点半钟才结束。我正在为央视所曝光的“消费陷阱”或“造假乱象”而义愤填膺时,刚好收到丰巢的“取件通知”,只好赶紧乘电梯下楼,到了负一层车库门口的“丰巢”柜。
一对年轻的夫妇在“丰巢柜”前忙着往里面派件。他们的小三轮货箱里,快件堆得像小山一样。小三轮车旁边,一个约莫4岁的小女孩,一个两岁多的小男孩跑来跑去,开心得全无睡意。
我问了声:“我可以先取件吗?”那女的说,可以的,阿姨。你取了件,我们还能多放进去一个包裹呢!
我取完包裹,又来了几个业主取件。有个阿叔看到在“圆通快递”车旁嬉戏的孩子,很心疼的说:“这么晚了,你们带着孩子来送快递啊?”
“是啊”,小伙子边工作边回答,“白天他们上幼儿园,晚上没有大人看管,只能跟着我们来跑快递了”。
挣钱不容易啊!另一个业主感叹。
年轻夫妇手脚麻利的放完物件,拍拍手,叫上孩子,“妞妞、小宝快上车,我们又出发了!”
“出发喽,坐车车喽!”小女孩等妈妈坐稳了,把弟弟扶上妈妈的膝盖上坐好,她自己灵巧的爬上去,紧靠着开车的爸爸和搂着弟弟的妈妈空隙中站着。
小三轮的送货车,坐位长度还不到一米,可是坐了两个大人,两个孩子。他们今晚零点未必能送完这一车物件,因为我们小区还有五六处“丰巢”柜呢!
这情景,让我们几个取完货的业主看着眼眶泛红,叹息不已。
那晚,我几乎失眠。耳旁回响着小女孩天真快乐的声音:“出发喽,坐车车喽!”不由得想起读过丰子恺的一篇散文《逃难》。
丰子恺说,有一天晚上,他问四岁的孩子:“你最喜欢什么事?”那孩子仰起头一想,率然地回答:“逃难。”
丰子恺觉得奇怪,接着问:“你晓得逃难是什么?”孩子天真地回答:“就是爸爸、妈妈、宝姐姐、软软……娘姨,大家坐汽车,去看大轮船。”
看来,小孩子无忧无虑,以苦为乐的天性,真的可以治愈大人们“活着不容易”、患得患失的心态。
欣然,原名何敏玲。写完这篇散文,已经过了零点。我终于能安然入梦了。
《并非小说》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