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慌太阳下山有月光

文/ 马芳 时间:

  别慌太阳下山有月光

  将日历翻到7月8日,我在2025年心愿清单上,用红笔把“听一场摇滚诗人许巍的演唱会”又重重地描了一遍。那行字像一条不肯结痂的伤口,轻轻一碰就疼。

  6月的时候,我对自己说:算了!退一步,音乐节也行。于是把各大平台的通告翻了个遍,像在沙里淘金。乌鲁木齐太远,榆林尔林兔的那一场偏偏又排在7月20日。爱人恰巧要在那日出差的车票,筑起一堵厚厚的墙,把我挡在渴望之外。

  我把遗憾泡进冰美式,发语音向合肥的闺蜜倾倒。她那边正下着梅雨的慢箭,滴滴答答,似我心底的叹息。第二天晚8点,我的手机屏一亮,她甩来一条链接:8月16至17日,沈阳三车间摇滚音乐节!许巍、老狼、郑钧、郝云、零点乐队、黑豹乐队……整个阵容华丽得像一封迟到的情书。

  我呆立原地,身后人潮汹涌,可我还是能清晰地听见自己的心脏“咚”地猛跳一声!原来老天只是打了个盹儿,礼物虽晚,却从未缺席。我在心中默念:沈阳文旅,还是你最懂我。

  那一刻,耳机里恰好在播放《曾经的你》:“走在勇往直前的路上……”我抬头看向天空,黑暗里忽然浮起一弯月形的灯,像谁悄悄把天光递到了我的掌心。

  心急如焚地倒计时,在大麦网抢票成功后,我便开始为参加音乐节做准备。快马加鞭地完成既定时间段的工作任务和家庭要务……做完每一件事情,就像小时候攒贴纸,每收藏一张,心中就多了一分笃定。

  7月下旬,白天在单位,我把原本属于8月,却可提前进行的工作,尽数列入近期工作计划。午夜,我无心写作时,便在便签上写下“再坚持30个清晨,就能沐着浑河岸的风,与许巍合唱。”写完贴在书桌旁,荧光纸在台灯的照射下,像一小片提前抵达的月光。

  朋友曾戏谑我为“追星的中年少女”,我摇头否认。这哪算追星,我不过是为了去追那个被生活磨钝的自己。许巍的歌声里有远山、旷野,还有永远不老的少年,那是过去的我亲手弄丢的甜。音乐节不过是一座桥梁,它让我慢慢走过去,与曾经的自己握手言和。

  可计划终究还是赶不上变化,因身体突然抱恙,我不得不提前两周休假。能否去参加玫瑰音乐节,也不得而知。病休期间,我斟酌再三,还是没舍得退票。8月初,我一遍遍温习着许巍歌单里那几十首本就烂熟于心的歌曲,生怕会在现场错过一句。

  8月15日晚,我关掉闹钟,翌日,却在凌晨4点多醒来。窗外天色青灰,像未干的画布。我轻声对自己说:别急,太阳正在梳妆,月光已在路上。16日,沈阳夏日燥热的风,裹着啤酒的清香,传递着乐迷们的焦灼与期待。

  我飞奔着穿过人海,舞台灯光像巨大的蒲公英,一吹就散成漫天星。我一直强忍着腰间盘突出压迫神经那钻心的疼,翘首期盼。坚持至20点45分,许巍才抱着吉他出场。第一声和弦落下时,我眼泪夺眶。他后来唱:“这永远闪光的梦想,穿过每一个清晨,每一个不眠夜晚。愿所有的创伤能让我变得更勇敢,就像你温暖世界,你无尽的光芒……”

  我一直跟着万人合唱,声音沙哑却滚烫。瞬间,现场被许巍和蓝团点燃,那一刻,所有错过、等待以及夜不能寐的辗转反侧,都被浑河畔的柔风轻轻熨平。

  散场时,闺蜜发来信息:“甜吗?”我抬头,只见一盏聚光灯,挂在舞台正上方,像一枚被岁月打磨得发光的月亮。

  我回道:“甜!原来月亮真的会下山,也会升起。而我们只需在自己的时区里,慢慢地走,静静地守,坚信终会等到那束光。”

  在去酒店的路上,映着路灯的微光,我翻开手机相册:舞台、人海、笑靥……恍然发现,清单上的那行红字旁,竟多了一行小字:已完成!原来,那枚月亮已悄然替我盖了章。

  别慌,太阳下山有月光。月亮谢幕,还会有新的太阳。

  作者简介:马芳,管理学硕士,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,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。其作品散见于公众平台。

《别慌太阳下山有月光》

  别慌太阳下山有月光  将日历翻到7月8日,我在2025年心愿清单上,用红笔把“听一场摇滚诗人许巍的演唱会”又重重地描了一遍。那行字像一条不肯结痂的伤口,轻轻一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