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又端午

文/ 姚梦纤 时间: 原创美文

  今又端午

  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,记得小时候最喜欢和母亲去外婆家,俗称“归宁”,在古代就有端午节回娘家的习俗,出嫁的女儿在这一天都回到娘家,所以说端午节也叫女儿节。

  在去外婆家前一天,我和妹妹习惯去河边摘艾草与菖蒲,贪玩的我们只顾着捉蜻蜓,用网兜网、用手抓,追着蜻蜓跑,正事也忘记了,跑累了,坐在桥边的石板上,扯一片柳叶,胡乱的吹起来,呼呼呼、飒飒飒,不成曲调,合上虫鸟的声音,倒像一首童年交响曲。

  听到母亲在远处田埂上喊“别玩了,回家吃饭了”。赶紧手忙脚乱地拔艾草和菖蒲,妹妹劲儿使大了,一屁股坐地上,我看看妹妹,妹妹看看我,哈哈大笑起来,边笑边催促妹妹赶紧拔完回家了。

  端午节这一天,一家人团聚在一起,我和妹妹在外婆的围裙边跑来跑去、嬉戏打闹,看着外婆做的好吃,忍不住偷吃一口,外婆将我们赶出厨房。外公看我们被赶出来,便拿着竹竿带我们去果园,我们一路小跑跟在后面,到了园子里,蜜蜂先我们一步,叮在桃子上一动不动,小肚子鼓鼓的,喝饱了蜜桃汁,外公把竹竿向树枝敲去,李子和桃子从我们头上、背上和手边滑落,掉的满地都是,我们就在树下捡,不一会衣兜都装满了。

  母亲则负责包粽子,将泡好的糯米、花生、火腿和红豆搅拌均匀,将粽叶裹成漏斗的形状,往里面装满糯米,最后再用粽叶帽子部分盖住,用绳子捆好,煮上两三个小时就可

  以吃了,软糯香甜,气味清香,除了粽子我们还会煮鸡蛋、大蒜和咸鸭蛋。

  清明插柳,端午插艾。外公将菖蒲和艾草捆成小捆,挂在大门的两边,据说有辟邪、防病的作用。艾草有一种独特的香味,外婆将晒干的艾草用来缝制香包,再加一点金银花和薄荷叶,缝制成金字塔形状,戴在胸前,可以驱除虫蚊,还有淡淡清香。外婆缝香包的样子让人难以忘怀,老花镜搭在鼻梁,手里攥着花布,针线在指尖来回穿梭,时不时咬一下线头,一个香包就缝好了。

  中午吃完饭,按照惯例,我们一家去邛海边上看赛龙舟,几支队伍已在岸边准备就绪,人声鼎沸,锣鼓喧天,随着一声敲锣声,龙舟划出岸边,水花四溅,仿佛真的是一条条腾起的巨龙。岸边大家的加油声不断,参赛队员每个人都在奋力划着龙舟,你追我赶,场面相当壮观,随着加油声越来越急促,一条龙舟打破视线,冲到最前面,比赛结束了,我们也依依不舍地离开。

  晚饭过后,该回家了,打包上粽子、鸡蛋和腊肉,挂满自行车前面的手把,我坐在爸爸的自行车后座,妹妹坐在母亲的后座,在斜阳的陪伴下,一路向西,一路欢声笑语。

  供稿人:凉山矿业姚梦纤

今又端午相关文章:

忆端午,思母恩

“粽”香端午共安康

弘扬端午文化 传我浓情粽香

五月端午

端午记忆

端午时节杏儿甜

《今又端午》

  今又端午  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,记得小时候最喜欢和母亲去外婆家,俗称“归宁”,在古代就有端午节回娘家的习俗,出嫁的女儿在这一天都回到娘家,所以说端午节也叫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