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原野放飞心灵
去原野放飞心灵
秦立河
生活的齿轮日复一日地转动,琐事如细密的丝线,将我们紧紧缠绕,疲惫在不经意间悄然滋生。然而,女儿那兴奋的提议,宛如一道明亮的光,瞬间穿透了这层层的阴霾。“爸爸,我们带着小宝去挖野菜吧?”这个提议就像一把钥匙,打开了我们心中那扇渴望自由与美好的门。我和老伴几乎是不假思索地欣然应允,仿佛回到了年少时,对未知的旅程充满了好奇与向往。
我们怀着满心的期待,推着婴儿推车踏上了前往目的地的路。我们沿着马路边的人行道,爬上过路天桥破旧的阶梯,越过马路上穿梭飞驰的车辆的上空,来到马路对面的一个小巷子。走过墙壁斑驳陆离的厂房中间破碎的水泥小路,我们来到了这片被遗忘的原野。
踏入这片被高楼和厂房包围的隐秘原野,仿佛进入了一个与外界截然不同的世界。四周是高低不一的厂房,几处高高耸立的现代化住宅楼,原野边缘一排高大的树木的缝隙中往来穿梭的汽车,而脚下的景象却充满了自然的生机与野趣。
在杂草与灌木丛中,隐藏着一块块被精心开垦的小土地。这些地块大小不一,形状各异,宛如大自然随意洒落在大地上的拼图。有的地块里,各式各样的蔬菜生长得郁郁葱葱,嫩绿的叶子在微风中轻轻颤动,仿佛在向我们展示它们的活力;有的已经打好了整齐的菜畦,像是等待着种子播撒的摇篮,孕育着未来的希望;还有的则长满了茂盛的枸杞苗,细长的枝条上挂满了嫩绿的叶子,随风摇曳,仿佛在翩翩起舞。
地块之间,香蕉树像一个个高大的卫士挺立着,宽大的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摆动,发出沙沙的声响,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。路边,几棵桂圆树点缀其间,黄色的小花一簇簇地悬浮于绿叶之上,宛如点点繁星,散发着淡淡的清香,萦绕在我们的鼻尖,让人心旷神怡。这片原野与周围的现代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仿佛是城市喧嚣中的一片净土,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。
我们沿着曲曲弯弯的小路继续前行,转过一个弯道,眼前豁然开朗,一片壮观的桂圆树林映入眼帘。巨大的树冠遮天蔽日,像一座座绿色的小山连绵起伏,让人不禁感叹自然的神奇与壮丽。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,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,仿佛是大自然在地上绘制的一幅美丽画卷。
小外孙兴奋得像一只欢快的小鹿,迫不及待地跑在前面。他摇遥晃晃地走在这高低不平的田间小路上,时而停下脚步,好奇地观察着路边不知名的绿色植物,时而伸手去触摸灌溉用的塑料水管喷头,脸上洋溢着无尽的喜悦。我们跟在他身后,感受着他的快乐与好奇,也仿佛回置身于陶渊明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的氛围之中,心中充满了恬适与愉悦。
再往前走,路边的土坡上出现了一片低矮的桑树林。修长的树枝上挂满了红的、紫的、青的桑葚,宛如一颗颗璀璨的宝石,在阳光下闪耀着诱人的光泽。微风拂过,桑葚轻轻晃动,仿佛在向我们招手。
老伴和女儿在路边和菜畦边上仔细搜寻着。她们弯下腰,眼睛紧紧地盯着地面,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。不一会儿,老伴兴奋地喊道:“找到了!”只见她手中拿着一把马齿苋,嫩绿的叶子和茎秆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新鲜。女儿也不甘示弱,很快也挖到了一些。当年这些野菜曾经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,如今,做为富足生活的调味剂却是生活中欢乐的源泉。
就在我们准备返回时,女儿突然在路边发现了一棵野生的蕃茄。它隐藏在草丛里,绿色的藤蔓像一条蜿蜒的小蛇,在地上蔓延开来。藤蔓上挂着一串花生米大小的红红的西红柿,宛如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红宝石,在草丛中格外显眼。
我们惊喜地围了过去,仿佛发现了一个宝藏。小外孙兴奋地跳了起来,伸手就要去摘。我们小心翼翼地将小西红柿采摘下来,捧在手中,仔细地端详着。它们小巧玲珑,色泽鲜艳,散发着淡淡的果香。这一刻,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慷慨与美好。在这片看似平凡的原野上,竟然隐藏着这样一份意外的惊喜,让我们的这次野趣之旅更加难忘。这份惊喜不仅来自于野生蕃茄本身,更来自于大自然带给我们的那份未知和探索的乐趣。
站在这片南方的原野上,望着周围环绕的群山,总感觉这原野太过逼仄。哪里像北方,特别是我的家乡豫东平原,广阔无际,坦荡如砥。如果不是行行的树木和一座座村庄的遮挡,你的视线会一直延伸到天地相接处。或许是因为出生在农村吧,内心深处始终有一种对原野的渴望与向往。每逢周末或节假日,总是喜欢带着孩子到原野中,不为收获,只为欣赏,只为陶醉。
北方的春天,是一场盛大的生命复苏。当第一缕春风轻轻拂过,沉睡了一冬的大地上首先苏醒过来的是那冬小麦,舒展着嫩绿的柔软的叶子,在春风的吹拂下,形成一浪一浪的绿波。一望无际的麦田坦荡如砥,像是一块巨大的绿色绒毯,一直延伸到天边。田垄上、大路边,野花们也不甘寂寞,纷纷探出头来,红的、黄的、紫的,五彩斑斓,如繁星般点缀在绿色的绒毯上。在刚刚长出新叶的树林下的土地上,野生的荠菜、面条菜等野草野菜也悄然生长。它们像是大自然派来的使者,带着泥土的芬芳和春天的气息,陪伴着茁壮的树木和葱郁的禾苗。孩子们也如出笼的小鸟,在这空旷的原野里跑啊、跳啊、蹦啊、笑啊,让人联想到“久在樊笼里,复得返自然”的快乐。
夏天,已经成熟的小麦金黄一片,在微风中轻轻摇曳,发出沙沙的声响,仿佛是大自然奏响的丰收乐章。走在这片原野上,脚下是松软的土地,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庄稼的清香。农民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在田野间,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看着那一片片金黄的麦田和茁壮成长的庄稼,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希望。孩子们在收获过的麦田里捡拾麦穗,踩在一拃多高的枯黄的麦茬上,卡哧卡哧地响。在收获过的金黄色的土地上,一株株嫩绿的禾苗从一行行的麦茬中间冒出来,伸展着嫩绿泛光的修长的叶子,在夏日的暖风中优雅在挥动。孩子们田野里嬉笑玩耍,追逐着蝴蝶和蜻蜓,他们的笑声在原野上回荡,为这片宁静的田野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。
秋天,原野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。树叶渐渐变红,像燃烧的火焰,与枯黄的玉米叶、深绿的红薯叶、裸露的黄土色斑驳错杂,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。农民们在田野里忙碌地收获着,他们的辛勤劳动换来了满满的果实。收获后遗留下的红薯、花生、红红的辣椒等,像是大自然赐予的宝贵财富,散落在田野间。我们带着孩子们,在收获后的红薯地、花生地里锛啊、刨啊,把散落田间的果实捡拾回去,不为生活,只为体验。
在路边和池塘边,还有那些红红的野生枸杞。一串串红彤彤的枸杞像玛瑙般晶莹剔透,在阳光下闪耀着诱人的光泽。野生枸杞不仅是一种美味的果实,更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。我们一边采摘,一边品尝着枸杞的酸甜味道,那滋味至今难忘。我们把它采摘回去,晾干,整个冬天都可以享用野生枸杞的营养。秋天,是一个充满收获和惊喜的季节,大自然用它的慷慨馈赠,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和富足。
冬天,原野的色彩虽然略显单调,原野上的风却是最为爽快的,那种穿透力极强的寒意让人不由得对大自然心生敬畏。一场大雪过后,整个原野被洁白的雪覆盖,干枯的树枝上附着点白雪,似乎在展示驱赶绿叶的威力,高一些的田垄、纵横的灌溉沟渠,背风面裸露着大地的颜色,让冬天的原野也富有层次与条理。野兔、野鸡等野生动物在雪地里留下串串足迹,像是大自然留下的神秘密码,吸引着人们前去探寻。那被大雪覆盖的冬小麦的麦苗从雪地里探出头来,翠绿而富有生意的色泽似乎在告诉人们,经历冰雪的考验,明年的丰收更有保障了。
站在这片广袤的原野上,望着那洁白的雪和远处房屋戴着白色纱巾的村庄,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宁静和自由。所有的烦恼似乎都被这洁白的雪覆盖,只留下内心的纯净和对大自然的敬畏。冬天的北方原野,用它的寒冷和寂静,让我们感受生命的坚韧和不屈。
南国原野恰似一位娴雅的绣娘,以青绿丝线在天地间绣出温润诗篇。纵使钢筋水泥环伺,她依然执拗地守着一方灵秀:碎玉般的菜畦错落有致,蕉叶在风里舒展岭南烟雨,龙眼树垂着玛瑙果串,每片叶脉都流淌着亚热带特有的缠绵。这般精致不是庭院盆景的刻意雕琢,而是岁月与自然共执画笔,在阡陌经纬间绘就的工笔长卷。
北疆旷野则像解甲归田的将军,将四季化作胸中丘壑。春雷乍响时,原上草色携着野花直铺天际;盛夏麦浪翻涌,连空气都浸着谷物成熟的醇香;待到白杨林染就金甲,雁阵掠过湛蓝天幕,荒原便成了梵高笔下的油画;而当朔风卷起千堆雪,莽原裹着银貂巍然静立,肃穆中自有一番苍凉气度。这般壮阔非关人力,是大地以日月为梭,织就的万古苍茫。
当城市穹顶低垂,我们总能在原野找到灵魂的出口。南国温软的熏风,北疆粗犷的草香,都在烫平现代生活的皱褶。赤足踏过松软泥土,看流云在指尖流淌,那些被霓虹灯灼伤的视觉,被键盘声磨损的听觉,都在此刻被自然疗愈。原野馈赠的岂止是风光?那是让我们在俯仰之间,重新触碰生命本真的灵性道场——每一株倔强生长的野草,都在诉说生生不息的奥义。
作者简介:秦立河,男,河南睢县人,1983年毕业于商丘师专中文系,退休前任职于濮阳市油田第十中学,长期从事初中语文教学,中学高级语文教师,现已经退休。连续两年获得《河南思客》优秀作者。中原油田作协会员。
《去原野放飞心灵》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