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算人生
清算人生
方鸿儒
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先生说:“在下午的时候,就应该回头检查早上出发所带的东西,究竟合不合用?有些东西是不是该丢弃了?”笔者已古稀76,故对荣格先生之论断深以为是——岁至黄昏,该把生命的最后时光留给自己,对自己的一生作一清算、了断!
清算人生是对自我人生的回望、盘点。检阅自己的人生足迹,一路走来,风雨兼程,坎坎坷坷。翻翻当年的日记,难免哑然失笑,字里行间印刻着明显的时代烙印,幼稚中喷涌着青春热血。
读读编辑朋友的来信,未免感慨万千,“人生不相见,动如参与商”,“文缘”难得啊。
“鸿儒兄:信收到,近来忙于编发第一期稿子,很紧张,无暇复信,请谅。“咏叹”一稿我已发。刊明年第一期,问题不大,请放心。
鸿儒兄,你我之间大可不必客气。我们属同龄人,彼此彼此,我的命运现在比你好一点,但总的来说,我们这帮人的命运是很悲很苦的,再不互相帮助理解,岂不更悲更苦了吗?余志勤(原《青年一代》责编)1990-11-20。”(见图片)
相册里的“老照片”,欲看却又罢,亲情、爱情、友情,张张珍贵,思念在心!
清算人生也是自我了悟与清洁。想人生的“早晨”,犹如朝阳升起,满目美景,拼命做“加法”,拼命追求自以为生命中的“美好事物”——金钱、美女、职称、地位。然则,及至“到站下车”,退休回家,到了人生的“黄昏”时分,蓦然回首,才恍然顿悟:多少曾经的梦想,其实并不值得你为之一拼,多少曾经的向往犹如过眼烟云!人生一世,唯有“真情”才值得你留恋、铭记。
桑榆晚景,你不想做“减法”,岁月老人却会时时提醒你:该抓紧无多的余日料理前事,清洁杂物了。“书市”是不会去了——能在余生将家中藏书粗览一遍,已是上帝的格外恩赐——最近在看苏联作家鲍里斯·帕斯捷尔纳克的长篇小说《日瓦戈医生》,写得真好!残稿余篇,能补完则补完,倘不能完篇,亦只能一弃了之——因为或许你能扼住命运的咽喉,却无法掌控生命的时光!
该料理、清洁的杂物自然很多,如我的文稿、我的档案、我的日记、我的奖状、学生的贺卡,编辑的来信,乃至我的“帐单”,一应家什,皆须速速在谛听飘向天国的驼铃声前,将其清空!
日前笔者在清理书柜中收藏着的那二三十本参赛作品的“获奖证书”,除留存少数几张自以为在魂归大海时尚可随葬的之外,余下了无“收藏价值”的就全给了收废品的老汉。
笔者是所谓“啊,老三届”中的一员。送走父母之日,便意味着自己也已步入“老年”。清算人生,也是为子女着想,为他们作一次最后的“减负”。家有“独生子”,一对小夫妻,却要照顾四个老人——就不要让儿子来清理你的遗物了。乘着自己头脑尚清醒,体力尚有余,乘早“断舍离”,卖送扔罢了!据说日本民族临终时,屋中已清理得空空如也,此举正合吾意!
网传人生有“十大憾事”。其实,人生一世是否过得坦荡、清爽,全看你做人的态度。众所周知,傅雷先生走时,临终遗书写得笔墨清晰,把身后事交代得一清二楚,至今读来都令人感慨万千。
“赤条条来去无牵挂”,坦荡从容树遗范。追慕先贤,“清清白白做人,清清爽爽走人”,则是方某之遗愿信条也。
下一篇:香茗山的春日絮语
《清算人生》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