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草
野草
韩昶国
许多时候,我还是自卑地认为,自己就是一株随遇而安的野草。虽然有着人的肢体,穿着人的衣服,说着人的语言,有着人的思想思维与生活方式,甚至有着人一样的体面却不敢说尊严,但于内心深处,仍然野草一样孤独而且寂寞。
也许孤独真的就是一种境界,一种高度,但有时候却又往往会在孤独里感到迷茫困惑呢。
冬去春来,寒意尚未完全消散。没有等春天站稳脚跟,广阔的原野便开始有一些绿意。最先绿的当属河边的杨柳,枝条依依如同少女般的腰肢,这时正焕发着青春的气息,漾溢着浅浅的春波,流淌着时光的温润。
朝阳通风的地方,便有野草露出嫩嫩的叶芽。有的可以吃的称为野菜或药材,有的却不能吃仍然叫做野草。从农村长大的孩子无论到什么时候都能分得清楚,哪些是野菜哪些是野草,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,甚至可以说出这些野生的草或者菜的基本特征属性。这也许就是一种大自然赐予的天赋。这个世界上有一些知识在课堂上课本上是根本学不到的,只能在实际生活中慢慢领会掌握。
大概是从农村长大的缘故,我与野草似乎有着一种莫名的缘份。河边的水里的以及野地里生长的各种野草,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一看就能够辨别出来。总觉得要比分辨好人与坏人容易简单的多。
所以太多的时候,总是害怕在人群密集的地方,因为不知道人群是否潜伏着坏人,又有着什么样的阴暗动机和难以言喻的自私目的,所以在噪杂的人群中潜藏着多少是是非非。因为有许多许多时候坏人总是装得比好人更象好人,引诱你进入迷茫。不象是野草与野菜那么让人容易分辨。
对于野草,我是比较忠诚质朴的,也许是惜惜相怜,也许是心照不宣。总觉得相互之间没有一点隔阂,如同与我的兄弟姐妹可以敞开心扉地畅所欲言。不必要提防什么顾忌什么,什么话当说什么话不当说,害怕留下什么无中生有不痛不痒却随意捏造的话柄,让人拿着随意揉搓。所以野草的内心是坦荡的纯净的脚踏实地,虽然默默无闻,在泥土里生长却没有庸俗的陋习,依然坚守着自己的纯朴,静静的克守着内心深处的真实。仼凭时光如何流逝,内心深处的平静才是灵魂的纯净与真我。
经历了多少事,才可以让浮躁沉静下来,有所省悟与克制。即便是晚了一些,也是对生命的责任,让内心的希望站立挺拔起来。
因为春天来了。春天属于每一个人。包括卑微的野草。因为秋天来了,任何高贵的也躲不过去。
(作者:韩昶国,笔名:老莫、少石。1971年出生。河南洛阳人。1990年12月入伍,2001年退出现役。历任战士(放映员、报道员、班长)、宣传干事、副指导员、指导员。政工师。
文字主张言之有物,不虚不伪不假不媚。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得文字的生动与魅力,感受到文字带来的文明与进步,共享人类发展的成果。而不是一些少数人群的特权专利和附属品。
整理完成了《永久有多久》(2015年前)、《时光的影子》(2016年)、《漫漫老去的日子》(2017年)、《被诗融化的时光》(2018年)、《绽放是生命的感动》(2019年)、《遇到生命的美丽》(2020年)、《嵌入时光的诗行》(2021年),《阳光的味道》(2022年),《城市在左乡村在右》(2023年)、《孤独的风景》(2024年),约计90余万字。《遗落的风景》(2025年)-书名暂定。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