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九重阳 秋意正浓
当桂花的暗香悄然漫过巷陌,檐角悬着的最后一片梧桐叶也染上了赭红,方惊觉又是一年重阳至。晨起推窗,但见霜色织就的纱幔轻笼四野,远处黛青的山脊线在薄雾中若隐若现,恍若仙人遗落人间的素绢。这般清冽的秋光里,总有些绵长的情愫随着雁阵南迁的方向愈发醇厚,恰似陈年的女儿红启了封,氤氲着时光沉淀的芬芳。
微信提示音忽地叮咚作响,像是叩响了某扇尘封的记忆之门。指尖划过屏幕上跳动的问候,那些精心雕琢的文字竟化作缕缕暖阳,穿透屏幕投射在心湖之上。有人撷取初绽的黄菊制成书签,夹着未干的墨迹寄来;有人录下登高时的云海翻涌,视频里松涛阵阵裹挟着山风特有的凛冽;更有人将新酿的菊花酒斟入青瓷盏,隔着千山万水也能嗅到那抹甘冽的清香。这纷至沓来的关怀,恰似深秋午后斜照的日光,虽无盛夏般的炽烈,却自有一份熨帖的温度。
携一缕飒爽的秋风出门去罢。任它撩动衣袂,梳理鬓发,将积攒整夏的暑气尽数涤荡。道旁银杏开始换上金甲,每片叶子都在诉说着轮回的故事——昨日还绿意盎然的生命,今朝已化作漫天飞舞的蝶影。俯身拾起一枚完整的落叶,细密的脉络间分明镌刻着光阴走过的痕迹,恍然明白所谓成熟,不过是学会与岁月温柔相待。
老伴已在露台上摆开案几。紫砂壶嘴腾起袅袅白烟,滚沸的水柱冲入放着杭白菊的玻璃杯,刹那间满室皆闻得草木清芬。她执意要我尝一口亲手做的重阳糕,糯米粉混着红枣泥的甜香在舌尖化开,恍惚又回到儿时坐在灶台前的光景。
佩囊里的茱萸突然散发出奇异香气。这种自古便被视为辟邪之物的香草,此刻正静静躺在锦缎缝制的香包内,与其他药材共同编织成护佑平安的符咒。想起古人插戴茱萸饮酒赋诗的场景,千年光阴倏忽而过,唯有这份对生命的敬畏始终未变。我们不再相信什么妖魔鬼怪,却依然会在这天登上高处,只为离天空更近些,离星辰更近些。
暮色渐合时分,泡杯新采的野菊花茶独坐庭前。看归巢的雀鸟掠过渐次亮起灯火的楼群,听晚钟从古寺传来悠远回响。忽然懂得为何先辈要在此时祭祖登高——站在人生的某个高度回望,那些曾经以为跨不过的沟壑,如今都成了脚下蜿蜒的风景;那些以为放不下的执念,此刻也都随风散作天边流霞。
华灯初上之时重新翻开手机,发现收到的祝福早已堆叠成温暖的小山。有人在图片里P上了金色的寿桃,还有个许久未见的老友特意拍了家乡山上盛开的野菊。这些散落天涯的牵挂,经由无形的网络汇聚成璀璨星河,照亮了这个属于思念的节日。
夜凉如水,抬眼望去,皎月正当空。想起陶渊明“采菊东篱下”的悠然,王维“遍插茱萸少一人”的怅惘,原来千百年来变的只是日历上的日期,不变的永远是中国人骨子里那份对团圆的渴盼,对生命的礼赞。且让我们举杯吧,不为别的,只为这恰好的秋光,为这份穿越时空依然鲜活的情感,更为每一个认真活着的当下。
洋洋9918
上一篇:“夭折的处女作”之二
下一篇:重阳节游鱼圻塘庙会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