潺潺“天河”心中流

文/ 张亚尼 时间:

  潺潺“天河”心中流

  张亚尼

  从河南林州参观红旗渠回来,那条壮美的“天河”便一直在我心中潺潺流淌。

  人造“天河”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故事,林州人民艰苦奋斗、战天斗地的精神感动和激励着我们这代人。亲眼看看这人间奇迹,是我少年时代的梦想。

  在层林尽染的季节,我和几位老同学专程来红旗渠参观。相隔整整半个世纪,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!

  红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任村镇。一到景区,巍峨耸立的纪念碑便映入眼帘,“红旗渠就是纪念碑”几个大字格外醒目,是啊!人造天河就是流芳百世的纪念碑!我们争先恐后地在碑前合影留念。

  “要了解红旗渠,就要从纪念馆开始”。我们满怀崇敬之情走进纪念馆。宽敞的纪念馆为我们开启了一扇时光之门,让我们回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激情岁月。馆内陈列着丰富的历史文物、详实的文献资料以及生动的图片档案,它们构成了一幅气壮山河的历史画卷。一件件工具、衣物,仿佛还带着当年建设者们的体温;一幅幅黑白照片,嵌刻着建设者们艰苦奋斗的身影;一段段视频录音,讲述着他们战天斗地的故事……

  讲解员绘声绘色的介绍,让我们走进了那个因缺水而贫穷,因奋斗而崛起的河南林州。林州水资源极度匮乏,大量土地因缺水而荒芜,许多老百姓不得不以乞讨为生。正是在这极度的困境之中,林县县委“一班人”发出了“与天要水”的铿锵誓言,红旗渠的建设在全县人民的祈盼和鼎力支持下拉开了序幕。

  在悬崖峭壁上凿岩,在万丈深渊中运料,披星戴月、风餐露宿,整整10个春秋,硬是靠一双手,在太行山上削平了1250座山头,架设了151座渡槽,开凿了211个隧洞,挖掘出一条70.6公里长的“天河”!

  随着解说员声情并茂的讲解,我们的思绪跌宕起伏,赞叹声、感慨声不绝于耳!

  走出纪念馆,便是分水苑,我们看到了蜿蜒曲折、奔腾不息红旗渠。潺潺的水流,发出哗哗的声响,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艰辛与豪迈;闪烁着光芒的渠水,宛如一条银色“天河”,承载着林县人民的梦想,汩汩向前。我突然想起了一位作家的感言:哪里有水,哪里就有生命和绿洲!水,是生命之源!有多少人,因为缺水而失去生命,又有多少人,为得到水而献出了生命!红旗渠建设过程中,就有81位铮铮铁汉光荣牺牲。

  踏着石阶,我们来到了红旗渠标志性工程——青年洞。青年洞是红旗渠的咽喉。洞壁上,留着当年建设者们用钢钎凿石的痕迹。抬头仰望,那高耸的石壁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;低头凝视,洞底的渠水,默默地诉说着建设者们战胜大自然的伟大壮举。

  青年洞东侧,便是让人惊悚不已的“虎口崖”。崖高百丈,向外突出10余米,犹如老虎张开的大口,望而生畏。为防止修渠时石块滑落造成事故,除险队员们身系绳索,像鹰一样在空中上下翻飞,如同荡秋千那样飞荡数次,才能荡进虎口除掉险石。这是生命和大自然的抗争,这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体现!正是这种不怕苦、不怕难、不怕死的精神,人造天河这样的伟大工程才得以完成!

  青年洞前方大约一公里处,便是红旗渠“九峡十八断”中最为壮观的络丝潭,半环形瀑布倾泻而下,势如黄河壶口。潭水清澈碧绿,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,倒映着周围的山峦和蓝天白云。相传七仙女因思念董永,泪水滴落形成此潭。潭边的岩石形态各异,有的如卧虎,有的似盘龙,给这片山水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气息。站在潭边,清风拂过,水面上泛起层层涟漪,让人心旷神怡。

  我深深地被这旖旎景色所感染,深深地被红旗渠精神所感动,一首《旖旎风光醉心窝》的诗歌在心中萌生:

  太行山上造天河,

  犹如苍穹摘星月;

  林县儿女多奇志,

  唱响一曲奋斗歌。

  铁锤钢钎凿万仞,

  岩石千斤双肩驮;

  披星戴月战天地,

  寒暑十载山崖过。

  头雁高飞群雁追,

  众志成城智谋多;

  胸怀愚公移山梦,

  岂怕皮烂肉磨破。

  过去干涸山岭秃,

  如今清泉润苗禾;

  山青水秀歌声脆,

  旖旎风光醉心窝!

  作者:张亚尼

《潺潺“天河”心中流》

  潺潺“天河”心中流  张亚尼  从河南林州参观红旗渠回来,那条壮美的“天河”便一直在我心中潺潺流淌。  人造“天河”是上个世纪六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