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湖游
西湖游
徐风飘然,一丝热意钻入眉眼,西湖何其近,纵使湖面波澜不惊,而眼中倒影渐小,心中愿景渐远。
我曾悲极,西湖已然成了我的郁结,似乎去望上一望雷峰塔,看上一眼断桥雪,即使故事已千年,也能稍稍熨平心里的折皱,然现身处此间我的心情却像面前的湖水翻不起一丝波澜,柳枝摇曳,光影闪烁,树下扮作白娘子的姑娘,抛开生活琐碎,短暂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。我却只在湖边踱步,呆立,叹气,最后潦草拍照。这是谁的西湖?我多希望西湖有一时刻能属于我,哪怕仅是须臾,可回应我的还是平静的湖面。我的内心死寂,我想呐喊,可我不敢出声怕打扰了他人雅兴。我于是开始思考,我是谁?我在哪?我究竟要做什么?这三个问题在我脑海中打转,我来这到底是为了什么,为了那千年却已化为虚无的故事?他明明是我在压抑中最后的曙光,我不惜牺牲宝贵的学习时光,只为,只为,只为看了眼从始至终都不曾看过我一眼的西湖?为什么...
那是第一次前往杭州,早晨从环境平平的酒店中起来,我吃了碗味道平平上海小馄饨,骑着速度平平的共享单车背着笨重的器材前往湖面平平的“美丽”西湖,而我的心绪不平平。
我向来懒,却会为摄影燃起片刻的激情。总觉得要把西湖的美框进镜头里,才算没白来。可真拍起来,不过是断桥的轮廓、长堤的树影,没拍几张就累得提不起劲。第一天就这么草草收了尾,还得拖着行李搬去新住处那儿离雷峰塔近,我好奇,那座压着白娘子的塔,到底是什么模样。
第二天醒得格外早,怕晚了人多,扰了我看塔、想塔、拍塔的心思。景区物价贵,索性没吃早饭,攥着门票往里头走。晨光里游人疏疏落落,他们倒是与我思绪无二。十七岁的年纪像朵刚开的花,连门票都能享半价,我在塔下慢慢逛,看墙壁上刻着白娘子的故事,看塔所蕴含的历史故事,我好似也在书写自己的故事。
只是这故事开头多好啊,过程却越来越平,结尾更是扑街。站在塔下时我忽然笑了---我和白娘子好像,至少故事的走向是这样。西湖的天不总是平的,比我的心绪还要活络,雨,雾,太阳轮番上阵,到也自在。
第三天的行程急得像赶场,拎着行李往机场跑,坐最早最便宜的那班飞机回了家。现在回想,西湖的桥、塔、水好像都看了,又好像什么都没看清。可总归是见着了些东西,让我在后来那些“颠、摊、贪、郁”轮番找上门的日子里,能有片刻的安稳,想起十七岁那年,西湖边的雾和塔,还有一段没写好,却真实存在过的故事。
第二次前往西湖,这一次有人伴行,是很好的同学。
时值7月末,对我来说从前一切都翻篇了,这一次的旅行权当是真正的旅行,我们不觉得12小时的动车旅途遥远,因为有壮美的山川河流草地在窗外供我们观赏。这一次我内心不再填满死寂,与友相伴,乐亦无穷。
我们有一个热血计划,网络上年轻人们喜欢夜骑西湖观赏日照断桥我觉得此景好不美哉。不过多犹豫,我们租了两辆的自行车,连带着期盼能在第二天以雀跃的姿态出发。这比我想象的艰难,我是常年不运动的人,以至于每隔5千米我就需要休息片刻,但我的心灵被快乐,自由所填满,此时没有什么人能阻止我大声的对湖中呐喊。
我们相伴靠在桥栏上,望向天边,最后一缕薄雾散尽,天空裹着一层淡蓝,像被清水湿浸过的蓝丝绒,街灯尽暗,远方熙攘的橱窗,透出一抹暖光在蓝调中晕开一处温柔,早起的鸟儿略过,翅膀带起的风都带着几分平静。
纵然日光并未出现,但青春终于是找上了我,待到天亮,倾盆大雨,狂风大作,行车路上我和他成了落汤鸡,但骑着骑着西湖水也跟着摇摆,水滴打在水面,浪花一朝接着一朝,下一刻似有蛟龙奔流而出。我心潮澎湃,在这一瞬间我感觉西湖活了过来,与我建立了联系,我知道那一瞬间他伴我身旁,紧密相连。
闲暇等到黄昏,天边浮起大片绚丽的世纪彩云,像为这一天的故事画结尾,在那之前我们站在雷锋塔上,凭栏望着远处的山河城镇,心里突然涌起一股豪情,我感慨万分,未曾想许氏林考上状元,救自己母亲于雷峰塔前,盱眙恩仇,烟消云散。
晚风熏得游人醉,我的内心填上了回忆,堵上了空虚,眼前尽是美好,而郁结早已不见踪影。
上一篇:漩门湾的秋声
下一篇:沉默的荣耀(外一章)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