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菊,
秋菊
文/许建忠(新疆)
秋天一如既往的来了,在人们忙着收获秋实的时候,季节被金黄侵占,即便被金黄忽视的地方,也早已经被火红抢先,坚守了一夏天的绿悄悄被风化成了年轮。几场秋雨过后,天空像是被谁用细布反复擦拭过,蓝得透亮,连一丝云絮都舍不得挂。就是这样清亮的日子里,花园里,院落中,路边的那些秋菊陆陆续续都醒了,为秋天带来另一番景致。
秋菊不像春天和夏天的花那样急着争艳,冒芽时细瘦的茎秆带着点怯生生的韧劲,却又透着一股不容错辨的坚定,像一群攥紧了勇气的孩子,非要在这慢慢变凉的时节里,挣出自己的一片天地。最先绽开的是金黄的那一丛,花瓣紧紧拢着,活像攥着阳光的小拳头,仿佛要把秋晨的薄霜、傍晚的凉意,都一点一点焐成暖烘烘的温度。紧挨着的是素白的品种,花瓣舒展得极轻,像铺开的宣纸,夜里降了霜,霜花落在上面,竟真像谁用指尖蘸了白墨,写了几行干净又安静的诗行,风一吹,字迹就轻轻晃动起来。如果说在众多色彩的秋菊中,我对这金黄却情有独钟,似乎更爱几分。也许是这雍容华贵的色彩更让人情思念揉。当然这素白的花朵也让人心动,洁白无瑕的色彩让人心静如水。
淡紫色的菊花开得最内敛,花瓣抿得紧紧的,像小姑娘抿着小嘴唇,藏着没说出口的话。或许是对夏天的恋恋不舍,或许是心里暗藏的温柔的告别吧,毕竟蝉鸣已歇,其他花朵都凋谢了。最惹眼的是那抹赭红,开在院落的拐角处,暮色漫过来的时候,花瓣上像裹了层细碎的光,活脱脱一盏盏燃着的小灯盏,在风里轻轻晃动,把傍晚的小院都晃得暖融融的。用她特别的方式吸引喜欢她的人,在这样的场景下会情不自禁的多看几眼这小小的花朵。
不管是花园里的金黄,素白,还是院落里的淡紫和赭红,都不喜欢站得笔直,她们茎秆总爱微微倾着肩,像是怕挡住了路过的风,又像是故意要和旁边的墙壁挨得近些。有的花瓣卷成小小的喇叭状,风一吹,仿佛真能把墙根下秋虫的鸣唱传得更远些,让蹲在石阶上听虫鸣的孩子,能听得更清楚;有的则把花瓣舒展开,像展开了柔软的裙摆,路过的风轻轻拂过,就能牵住裙摆的一角,转个小小的圈。最倔强的是砖缝里的那一株,也许是扎根时受到了挤压,茎秆竟弯成了弓的形状,可花苞偏要朝着天,昂着头,像是要把即将落下的雪,也硬生生顶回去几分,展现出其顽强的生命力和超人的胆量。这种姿态和精神已经让人不去强求她开出什么色彩斑斓的花朵了。
别人总说秋菊是傲霜的,是清绝的,可我看着院角的这些秋菊,倒觉得它们更像一群最懂分寸的知己。春天桃花开得热闹,它们不抢那份艳;夏天荷花映得池水污染,它们不夺那份净。只等万物都开始收束的时节,等树叶黄了、草尖枯了,她们才慢慢铺开一片柔软的“海”,黄的、白的、紫的、红的,开在花园中、院落里,有些还悄悄的开在路边树塘里,让赶路的人忍不住停下脚步,流连忘返,观姿赏色。
看到这秋菊的人,只要弯下腰,闻一闻那缕裹着泥土气的香,心里就会忽然亮堂起来。原来即便是再冷的日子里,也有花朵在认真地开,认真地暖。就像巷口那位摆摊的老奶奶,天凉了也坚持出摊,给路过的人递上一杯热乎的奶茶。那些早出晚归为生活忙碌的人们,风雨无阻,始终如一。隔壁的小女孩,每天放学都要绕到院角,轻轻抚摸那静静开着的花朵,时常把自己没有喝完的水轻轻浇给秋菊,期许这花朵一直好好开着……
等第一片雪飘下来的时候,花瓣上落了雪,菊也不慌,只是借着风轻轻抖落,把雪水悄悄酿成最后的甜。它们从不是要向谁证明什么,只是想悄悄告诉人们。所谓坚强,从来不是对抗所有的寒凉,不是非要把霜雪都挡在外面,而是该开的时候就尽兴地开,该等的时候就从容地等。就像这秋,不慌不忙地把金黄铺向田野;就像这菊,不紧不慢地把花香散进小院。是呀,就像这人,年轻时拼命三郎一样,为了有个好工作,学习,学习,上进,上进,辛苦几十年,退休了,悄悄放下一切,顺其自然,随遇而安。
秋菊活得那样实在,不追着季节赶,也不逼着自己争,只是安安静静地,把每一寸时光,都活成自己的模样。就像我们每个人的生活,不必非要活成别人眼中的“耀眼”,只要认真地过,温柔地待,哪怕在平凡的日子里,也能像院落里的秋菊一样,开出属于自己的花来。
上一篇:永不衰老的“师生情”
下一篇:原上村参加革命的老舅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