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与《浦东老龄》
我与《浦东老龄》
方鸿儒
新春伊始收到快递投送的2024年12期《浦东老龄》样刊,正待览阅面世拙作《我的“人生三圈”》,尚未及向责编吴文方老师聊表谢意,孰料分秒间便收到他发来的短信:“今年杂志暂时停办了。”
笔者虽已年届喜寿,凡事看淡,心无微澜,但与一家协会期刊结缘八年之久,终还是颇感不舍与遗憾。
世事结缘往往在不期而遇的拥抱中。或许是机缘巧合,2017年莺飞草长二月天,笔者去街道图书馆偶然阅见《浦东老龄》。翻阅之下便抄录下投稿邮箱,投石问路。拙稿《“写作”为晚霞人生添彩》于2017年5期面世,与《浦东老龄》的文缘就此结下。
从此便一发不可收,凡自以为合适的文章便投寄给责编吴老师,真诚拥抱《浦东老龄》。粗略统计在近八年的投稿生涯中,《浦东老龄》刊发拙稿近五十篇,其中颇有数期同时刊出两篇,如2024年8期同时刊载《读书是“缘”》和《养生贵在“平衡”》两文,很是令笔者喜不自禁。
《浦东老龄》是一份由浦东老龄委办公室主办的期刊。刊物栏目设置丰富,编辑图文并茂,印刷质量上乘,贴近晚霞人生,颇为社区老年居民喜闻乐见。
在笔者四十年投稿生涯中,《浦东老龄》也是笔者笔耕不辍的一块沃土,对《浦东老龄》自然拥有一份特殊感情。
笔者是一名普通退休教师,家在浦东洋泾社区。在一块自己生活了六十余年的改开热土,宜居家园,理当为她鼓与呼。
“莫嫌老圃秋容淡,且看寒花晚节香”,能为描绘浦东的“昨天-今天-明天”的美丽蓝图添上一笔,为《浦东老龄》写稿,聊尽绵薄之力,实乃笔者义之所在,情之所系。
与《浦东老龄》结交文缘,在笔者收获的除了晚霞人生写作乐趣外,更感欣慰的是拙文的发表传递了友情,增进了亲情。
大凡自以为尚可一看的文章,诸如《莫把遗梦烂心中》《我的人生三圈》等,笔者都转发微友们分享,样刊便分送给喜爱阅读的小区好友。
它如《笑一笑,十年少》《养生贵在“平衡”》等文章刊用后,笔者都复印十余份,趁重阳节兄妹聚餐时分发给弟妹们,让他们分享我的养生体会。
文缘就是人缘,就是编作投缘,彼此欣赏。杂志编辑部无论在源深路还是在莱阳路,只要吴老师发来短信:“来取稿费(现‘跨行转账’)。”我便欣然前往,在编辑部坐坐,聊聊家事国事天下事,彼此推心置腹。
闲聊之余,也大抵了解了吴老师的人生经历。吴老师退休前长期担任某行业报的编者,兢兢业业“为他人做嫁衣裳”。退休后发挥其特长,被浦东老龄委返聘编辑《浦东老龄》。一如既往地一丝不苟编辑刊物。他已是坐七望八年岁,其敬业精神令笔者深感倾佩。
杂志虽暂时停办,但编作情谊难忘。惟祈望有朝一日《浦东老龄》复刊,届时笔者笔墨飞扬与之再续文缘哦。






